为了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陕西省《关于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意见》,基于我校“十一五”发展规划执行完成情况,特制订本规划。
一、“十一五”学校发展回顾
“十一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党政团结带领全体师生员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抢抓高等教育大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握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注重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整体办学规模和办学条件迈上了新台阶。
1. 党建和思政工作成效显著。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为核心的各项制度建设和议事规则进一步完善。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各级领导干部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理解,增强了领导学校科学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升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2. 专业和学生规模显著扩大。本科专业数由2006年的26个增加到2010年的49个,本专科专业总数达到67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结构日趋综合。普通全日制在校学生人数由12150人增长到16200人,成人教育累计培养培训3088人。
3. 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新增建筑面积12余万平方米,学校建筑面积增加到50.05万平方米,实验室建设投入3840万元,各种现代化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到1.09亿元,新增图书36.4万册,馆藏图书达到172.28万册,学校固定资产总值达到9.5 亿元,办学条件基本满足需要。
4. 人才队伍显著增强。共引进博士研究生16名,硕士研究生167名;送出158名教师攻读博士、硕士学位,选送24名骨干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访学进修。硕士研究生以上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由12.34%增长到40%,高级职称教师由31%增长到35%;产生了4名省级教学名师、1名陕西省“三五”人才、1名陕西省“师德标兵”、2个省级教学团队。教学管理、教学辅助和后勤服务人员不断补充,初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人才队伍。
5. 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建设了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 7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整体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学生在全国和省级各类专业竞赛中获得数十项奖励,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研上线率达到15%,毕业生就业率连年超出全省平均水平。
6. 学科建设实力显著增强。获批了2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和1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数论研究、量子光学与光子学研究、复合材料研究、基础教育改革与教师教育研究等学科方向优势突出,研究成果丰富,日益引起国内同行的关注。教师科研成果质量和层次大幅度提升,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392篇,被SCI、EI、ISTP索引145篇,出版专著34部,主编、参编教材94部。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项,厅局级科研项目112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和厅局级科研成果奖14项。
7. 科学管理机制日趋完善。教学及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健全,教学过程管理日益规范。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初步实行了岗位聘任制和目标责任管理。干部培养和学习培训日益制度化,教学科研业绩考核办法逐步完善,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力度不断加大,教职工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二、“十二五”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十一五”期间,我校各项工作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困难和矛盾也日益显现,其中既有全国地方高校存在的共性问题,也有我校自身发展中产生的个性问题。其主要表现:一是学科特色优势尚不明显,整体水平不高;二是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不高,学科带头人及学术团队的实力还存在不适应学科建设与学校整体发展的问题;三是国家级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奖数量少,高水平、标志性科研成果严重缺乏;四是教学行政用房紧张,一些学科专业的实验室建设跟不上,办学经费严重不足,教学基础设施有待改善。
当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型期,知识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对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新的挑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适应度成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高校面对用人单位、社会、家长、学生选择的严重考验,办学质量、社会声誉和办学效益成为发展的生命线。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教师教育体系开放的背景下,地方师范院校的生源空间和毕业生就业空间都受到压缩。综合大学社会声望大,办教师教育有广泛坚实的学科支撑,在人才的学术水平提高上有诸多有利条件,这对师范院校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从周边环境看,西部同类高校近年来呈现全面快速发展的态势,我校面临着同西部同类高校的激烈竞争。加之我校办学经费相对短缺,地缘劣势及师范、文理基础学科为主的学科结构,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校的发展。
挑战与机遇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十二五”时期,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程的关键时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为高校办学目标的实现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加快“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对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支持进一步加大。陕西省深入实施“科教兴陕”战略,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新农村建设,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对科技创新的要求,对人才需求数量和质量发生较大变化,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也将加大。教师教育战略地位牢固确立,国家和陕西省在事业规划、经费投入、基础建设、生源质量、师资队伍等方面优先保障教师教育。义务教育向普及高中阶段迈进,幼儿教育向农村延伸,社会对基础教育师资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高等师范院校承担基础教育教师培训的任务日趋艰巨,办学空间不断拓展。这一切,为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必须抢抓机遇,齐心协力,大力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着力打造核心竞争力,提升综合实力和办学层次,初步形成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大学格局。
三、“十二五”事业发展指导思想
(一)办学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坚持教学科研为科技经济服务、为社会创新发展服务、为基层干部群众服务,与理论创新、技术研发和决策咨询相结合,与人才的高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相结合,造就坚定创业创新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学校发展的指导原则是转变“学院”思维,构建“大学”格局;着力内涵跨越,打造竞争实力;持续优化结构,突显办学特色;创新体制机制,推进民主治校。
(二)办学定位与目标
办学目标定位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师范大学;办学类型定位为师范教学型;学科专业定位为教师教育为主,发展应用型专业;办学特色定位为教师教育、协同创新;服务面向定位为服务基础教育、服务区域创新、服务地方发展;办学层次定位为高水平本科教育、硕士化教师教育、创新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为培养坚定创业创新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三)基本发展思路
“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围绕培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和创新能力、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提高教职工待遇水平三大任务,突出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科学研究和高水平学术团队培养,产出高质量、标志性学术成果,提高教学管理、教辅后勤服务质量,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在弘扬师范传统、培育应用人才、服务社会创新发展等方面有新的突破,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师范大学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四、“十二五”事业发展目标与任务
(一)办学规模。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适度扩大办学规模,全日制在校生数达到1.8万人左右,扩大非全日制继续教育规模,持续推进教师培养培训工作。
(二)学科和学位点建设。在所有本科专业按时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基础上,以申报硕士授权立项建设单位为导引,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凝聚学科方向,培育学科特色与优势,加强重点学科、特色优势学科和省级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建设10个左右校级重点学科,申报4—6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形成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汉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外语和环境科学等学科为主的学科群。建设30个左右校级学术研究平台,争取建成15个左右省部级科研机构和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与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空军工程大学、军事经济学院、陕西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高校合作,多途径合作培养硕士、博士。启动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筹建工作,引进2位院士和2位知名学者,自主培养硕士、博士,提早为学院更名为大学积极、切实、创造性地奠定基础。
(三)专业和课程建设。调整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专业,及时增设面向科技经济和社会创新发展的应用型新专业,促进学科专业结构综合协调发展。全面实施省厅“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提升与教学改革工程”,再重点建设15个校级特色专业,新增5个左右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力争新增若干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一本”专业。重点建设2批校级精品课程和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新增6门左右省级精品课程和4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力争获批国家级精品课程。加强教材建设,提高主要课程优质教材使用率。争取获批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有较大幅度拓展。
(五)教学改革和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鼓励教师革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开展教学改革研究,争取获批10项左右省级教改项目和10项左右省级教学成果奖,力争获批若干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探索“2+2”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学分制,加大选修课比例。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综合改革,争取建立省级“大学生创新实验基地”,获批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立“陕西省军民融合技术产业卓越人才培养基地”,成为省级卓越人才培养基地。每年设立100项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着力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使学生的素质、知识、能力水平全面显著提升,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过关率明显提高,在全国和省级专业竞赛中取得比以往更好的成绩,文理基础学科毕业生考研上线率提高到25%—35%,就业竞争力和就业满意率明显提高。
(六)科研与科技开发。逐年递增科研经费,提高科研和技术合作服务项目、项目经费及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争取获准25—30项国家级科研项目、15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教师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及被SCI、EI、ISTP等索引的论文不少于500篇,出版学术著作不少于150部;争取获得30项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科研成果奖,力争马克思主义理论、汉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外语等每个学科群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奖。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产生明显经济社会效益。
(七)对外交流与合作。建立与国内外有关高校、教育机构、企业持续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以联盟形式实现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每年选送20名左右中青年教师和管理人员到国内外知名大学、教育机构和重点实验室工作和访学。引进和聘请外籍教师、著名专家学者来校从事教学、讲学或科研工作。在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成立国际交流学院,办好“合作培养班”、“留学班”等。实施教师国(境)外学术研究与交流计划,支持鼓励副高职以上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教授、管理干部通过国家和省部人才培养培训计划项目,取得海外学习工作经历。加强同美国犹他州立学院、英国诺丁汉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巴拉瑞特大学、俄罗斯阿穆尔国立人文师范大学、韩国培材大学、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综合技术学院和台湾明新科技大学等国(境)外友好学校的交流,不断拓展和争取国(境)外办学资源,搭建国(境)外人才共同培养、科研合作平台。探索实施专科“3(本校)+1(外国学校升本)”、本科“2(本校)+2(外校)”或“3(本校)+1(外校)”合作培训计划,以及本科毕业转入硕士研究生学习的合作培养计划;开展学生假期文化交流项目。
(八)校园基本建设。建设实训大楼和学术交流中心,其中提供学生创新与技能拓展、学生体能训练中心2万平方米左右,学术交流中心及行政办公场所3万平方米左右;建设6万平方米左右的教职工住宅楼、教授楼(集贤阁)和院士院(梧桐园);筹资建设青年教师公寓楼和学生公寓楼。整修南北校区,优化资源配置。根据专业教学需要,建设20个专业实验室、实训室和师范生教师技能培训中心。到2015年,学校的建筑面积、教学仪器设备值、馆藏图书、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达到并超过大学设置标准,数字化、网络化校园建设有新的突破。
(九)校园文化建设。完善校园设施,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为师生员工开展各项活动提供阵地。加强学生社团建设,整修大学生艺术活动中心(演艺厅),成立大学生艺术团及文娱体育团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争取在省部和国家竞赛中取得更好成绩,重视制度文化建设,及时修订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教风、学风、校风建设。建设刘志丹习仲勋关中东部革命活动纪念馆、学校展览馆,加强校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宣传学校文化历史传统,彰显办学特色,弘扬学校精神,形成高雅、和谐、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增强校园文化在学生成长中的熏陶和引领作用。
(十)党建与思政工作。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学校改革、发展、稳定中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做好青年教职工和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在校生中党员比例达到15%左右,45岁以下青年教职工党员超过50%,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率100%。在党校成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院,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工程”,切实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完善党风廉政和勤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工作。
五、战略措施与保障
(一)全面育人战略
1.强化教学育人。坚持以育人为本,牢固树立学生培养质量是生命线的意识,进一步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优化课程体系,更新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强调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坚持能力为重,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和做人做事,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快乐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渭华英才”卓越本科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学生学习目标引导,发现、培养并表彰学术型、创新型、特殊才能等三类卓越人才。
2.强化思想育人。坚持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最重要的工作,进一步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发挥陕西历史文化资源优势特别是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延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校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加强法制宣传和心理健康教育,广泛深入开展相关主题活动。
3.强化实践育人。以社会需求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导向,重视课程内容和职业实践结合、校内教师与校外导师相结合,开展学生教育技能培训,办好学生技能实训中心,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水平。设立文史类、理工类、艺术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改革示范点,开展创新技能竞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增强“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效性,做好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施“乡村教师计划项目”,抓好毕业生顶岗实习工作,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性,为政府解决乡村中小学、幼儿园师资结构性短缺问题做贡献。积极参与实施省厅“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计划”,按照省级“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标准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争创省级“创业实践基地”。
4.强化环境育人。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师范大学目标,审视和修订校训、学校精神等内容。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加强对内对外宣传,推进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化建设,大力加强教风、学风、校风建设,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培育和塑造大学精神,改善校园工作学习风气,提升师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推进学校和谐发展。
(二)学科提升战略
1.促进学科协调发展。科学规划,确立学科建设整体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实施步骤,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汉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历史学、教育学等文理基础学科;重点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应用经济学、企业管理、基础数学、应用数学、光学、材料化学、英语语言文学、课程与教学论等重点学科,使其具有明显特色与优势;扶持工科类、外语类、管理类、艺术传媒类等新兴学科,使其后来居上;增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结合紧密的交叉型新学科,提高工科类专业的数量和比例,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与结构,实现文史理工管经法教诸学科相互渗透、交叉融合、综合发展,提升学科建设的整体水平。
2. 突出重点学科建设。积极参与实施省级“重点学科建设工程”,以重点学科为龙头,以规划申报硕士授权的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汉语言文学、工商管理、数学、物理学、化学、英语语言文学、教育学等)为重点,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培育学科特色与优势,提高军民融合技术产业、区域经济、秦东历史文化、解析数论、量子光学、高分子材料、教育科学、生态环境等学术研究团体的声誉度与影响力。加强学科团队建设,发挥重点学科在人才培养中的辐射作用,着力培养一批青年学术骨干和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组织申报重大科研项目和高级别奖励,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与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多途径、多形式开展合作培养研究生工作,使重点学科建设有突破性发展。
3. 优化学科队伍。“外引内培”相结合,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一是通过事业、政策、待遇和感情稳定现有人才;二是重视引进学术水平高、影响大的著名学者、院士为“渭华学者”,作为重点学科建设的领军人物和学科带头人,充分发挥其对学科建设的引领和带头作用。三是大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通过学术讲座、项目研究、做访问学者等方式培养一批拔尖人才;四是评选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形成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年富力强且有发展后劲的学科梯队,打造强有力的学术团队,营造浓厚的群体攻坚氛围。
4. 夯实学科平台。抓紧申请和建设省级重点扶持学科、科研机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等各类学术平台,办好并创建学术交流平台,形成一批覆盖马克思主义理论、汉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物理学、数学、化学、外语和环境科学等学科群的学科建设平台,争取若干学术平台进入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发挥学术平台在形成科研团队、组织团队成员合作攻关的重要作用。抓好省部学术平台建设,通过省上立项和评估验收。加强重点学科资料室和数字化文献资源建设,使学科平台真正成为产生高质量、标志性成果的重要支撑。提升《渭南师范学院学报》学术质量,变双月刊为单月刊,争取把学报办成核心期刊。
5. 提高科研水平。提高教师科研意识和科研水平,激励并精心组织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和奖项,设立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加大科研成果奖励力度。重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作用,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争取陕西省和国家“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项目;鼓励科研机构与省市相关部门和单位共建,形成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与渭南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作创办“渭南师范学院大学科技园”,争取加入省厅“高校科研创新与服务工程”,提高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三)体制创新战略
1.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校长顾问制度。并系设院,建设10个二级学院。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进一步理顺校、院、系的责、权、利关系,探索建立二级学院“集体领导、院长负责、民主管理”机制;加强对各二级学院的分类指导,逐步实现管理重心下移,完善目标责任制考核指标体系及学校与学院、学院与处室之间的管理运行机制。
2.创新人事管理体制。创新人事管理和分配方式,实施岗位聘任制和目标责任管理,实行资格、岗位与档案身份三位一体的管理制度,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由行政化管理向契约化管理的转变,由职务的终身制向聘期制的转变。制定新的绩效津贴分配方案,建立完善校院两级津贴分配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科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教师教学科研考核量化办法,加大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力度。完善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机制,强化教师、院系、学校三级质量保障体系。完善教师激励机制、竞争机制、流动机制和保障机制,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3.规范民主管理体制。创造有利于全体师生知情和监督的环境,完善师生反映问题和提建议的有效渠道,及时听取师生的合理化建议。改善离退休职工活动条件,做好服务工作。坚持院务公开和信息公开,实行校领导接待日联系学院制度。加强教代会制度建设,加强教代会代表的全局观念教育、职责教育和维权意识教育,引导其履行职责,为学校发展谏言献策。
4.强化党建保障机制。积极探索完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基层党组织工作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其政治核心和监督保障作用。做好在优秀大学生和中青年骨干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深入推进创建优秀“党员之家”活动,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激发党员队伍活力。
(四)资源统筹战略
1.统筹整合物力资源。加强三个校区的资源统筹,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基础设施、基本服务、校园绿化、水电暖供应、安全保卫等条件,提高校舍、土地、设备的使用效率。加强重点学科、特色专业和新专业的实验室、实训室建设,更新扩充语音实验室,增加多媒体教室数量。建立和完善固定资产的入库、调拨及报废工作管理体系,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2.努力拓展资本资源。积极探索省部共建、省市共建模式,争取政府投资。参与省级“高等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基地”建设,促进图书资料、精品课程、实验项目与仪器设备等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尽力化解财务风险,处理好学校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不断加大教学科研经费投入,增加实习、实践教学经费,逐步提高教职工收入。继续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分步进行开发建设。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友的支持力量,推动学院事业的发展。
3.挖掘利用信息资源。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做好校园网、计算机公共实验室的建设工作。扩容教育网和本地互联网出口带宽,加大数字化图书馆和数字化文献资源建设投入力度,为教学、科研、招生、教育网资源访问提供方便。推行电子校务和办公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
4.不断拓展办学途径。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设施和教师资源,发挥学科优势,与渭南市共建“渭南市乡村教师培养培训基地”,争取新的“国培计划”项目,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并申报“陕西省乡村教师培养培训基地”。与陕西师范大学等校合作,参与实施“农村教育硕士培养计划”,提高农村中小学师资层次。附属中学探索专项培训与合作办学模式,争取进入渭南市标准化高中行列。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聘请教育管理部门和有关行业专家为“双师型”实践指导教师,抓好职业技术师资培训,争取申请建设省级本科层次师资教育基地。
(五)干部培养战略
1.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完善各级党组织政治理论学习和教职工理论学习制度,提高党员干部和教职员工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素养,增强干部的政治、法律、工作和道德责任。紧密联系实际,围绕办学目标,加强调研和学校发展战略研究。
2.注重能力培训。以提高办学治校能力为重点,进行干部培训。对管理服务岗位上的年轻干部、新任处科级干部主要是提高专业化管理能力,各二级学院和科研部门主要是提高学科专业科学发展的领导能力。提高处以上干部执行力、凝聚力、亲和力、推动力,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培训的提高。
3.加强作风建设。把使命感与责任感教育、服务意识教育和大局意识教育作为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强化管理干部 “严、细、深、实、快、高”的六字工作方针,严明工作纪律,高质量完成本职工作。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热爱本职、勇于创新,努力形成积极热情、细致严谨、快速高效的工作作风。
4.坚持廉洁自律。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落实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健全干部任前廉政谈话和离任审计制度,强化监督落实。完善民主生活会制度,搞好述职述廉工作。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治理腐败。
六、建设和谐校园
(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学校的指导地位。加强学校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增强学校改革发展的凝聚力。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和学生团体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作用。坚持和完善以教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
(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一支专业化的思想政治工作骨干队伍,努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将社会需要、学科特点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探索学生社会实践的新途径。优化育人环境,加强学风、教风、校风建设,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增强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加强师德建设,坚持教学相长,倡导尊师爱生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校园规划和综合治理。完善各项服务设施,建设景致优美,富有人文气息和体现学校传统的校园环境,确保校园稳定安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关心教职工的身心健康,帮助解决离退休教职工的实际困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团结、创新、奋进的校园文化氛围。
七、“十二五”规划的执行
(一)树立战略管理意识。学校领导班子要统一思想,增强规划的战略管理和执行能力,将“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的任务分解到相关职能部门,做好学校发展规划与院系发展规划的衔接与互动。
(二)加强规划的宣传。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发展规划的宣传工作,增强师生对学校“十二五”期间的指导思想、发展定位、目标任务、发展战略的认同感,提高对规划的执行意识。
(三)制定行动计划。在“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研究制定行动计划。加强学校规划执行的评估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的任务要分解到每年的工作计划中。加强“十二五”发展规划执行情况的监控反馈环节,发展规划确需调整的,必须进行充分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