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我校2016届预计毕业生涉及51个专业,共4555人。其中,师范类20个专业1816人,非师范类31个专业2739人,就业形势严峻。为了切实做好201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现就有关事项安排如下:
一、充分认识2016届毕业生就业形势
各有关单位要充分认清、掌握2016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式以及特点,科学部署,确保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二是“摩擦性失业”,结构性、知识性、观念性就业难问题依然存在。表现为:专业与市场需求脱节,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和就业地域趋同。三是就业机会相对继续减少。国家每年可提供的新增就业岗位有限,平均就业弹性系数降低,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对拉动就业增长的百分比贡献下降。四是就业选择多元化。当前,各类国家及地方基层项目可供毕业生选择,另外,自由职业,灵活就业,应征入伍等形式也可帮助毕业生就业。五是就业、创业政策更加积极。十八大后,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将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摆在了特别重要的位置,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文件,支持大学生就业创业。六是人才需求双峰叠加。当前全球经济复苏趋缓,下行压力加大,在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加大的同时,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二、明确201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基本思路和目标
201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努力构建与完善“学校主管、中心统筹、学院为主、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体系和“全程化运作、全员化参与、专业化指导、信息化服务”的就业服务体系。强化学生专业素质,积极引导学生转变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值;进一步拓宽就业市场,构建方便快捷的就业信息网络平台;积极整合资源,加大对学生的就业教育和指导,完善就业工作保障机制,提高就业质量。
201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基本目标是:初次就业率不低于全省高校平均水平,逐步改善毕业生就业结构,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三、认真做好2016届毕业生就业各项工作
面对2016届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各有关单位要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就业工作的领导,广泛动员和依靠全校师生,全力以赴,力争完成2016年就业工作目标任务。为此,要积极做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1.继续深化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形成全员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良好局面
各二级学院要牢固树立就业工作是学校发展生命线的意识,秉承“院办校”的工作理念,成立以院长任组长的学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落实“一把手”工程。同时,要始终坚持就业工作“四不准”:
(1)不准以任何形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
(2)不准将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
(3)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就业协议;
(4)不准将毕业生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
各二级学院要把促进学生就业作为一项战略性和常规性的工作,责任到人,抓好落实。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努力形成全员动员、人人参与、全校上下共同关心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良好局面。各二级学院近期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组建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学院领导包联毕业生系部、专业、班级制度;
(2)依据学校201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安排意见,结合各二级学院实际,制定本院就业工作实施方案,扎实推进就业工作;
(3)举办就业服务月活动。组织召开毕业生就业工作座谈会,举办就业工作报告会、讲座等;
(4)积极拓展省内就业市场。印制本院2016届毕业生信息一览表(学院概况、专业介绍、毕业生生源信息、负责人联系方式等);
(5)各二级学院须指定一名毕业班辅导员担任就业工作联系人,负责《就业协议书》的收集、上报,就业信息的发布,相关就业材料的接收、上报等工作。
(6)参照学校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模板,撰写本院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各二级学院于11月30日前向招生就业处就业指导中心报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就业工作实施方案、2016届毕业生信息一览表、就业联系人名单,提交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2.转变学生就业观念,继续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面向地方就业
各二级学院要教育学生大学生要成功就业就必须丢掉“精英”意识,摒弃“非体制内不进”的思想,放下架子,低姿态进入社会,面向基层,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寻找发展的机会。
3.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就业服务质量
一是改进毕业生就业管理方式,积极探索我校毕业生就业网络办公系统。将我校毕业生就业方案的报送、审核、汇总,就业数据统计、报送,就业工作通知和有关信息的上传下达等,都纳入办公网络系统完成,促进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从而提高办事效率,优化办公环境,简化办理程序,降低学校及毕业生的办事成本,方便毕业生办理就业手续。二是要充分利用网络服务平台,加大收集、发布就业信息的力度。各二级学院要进一步丰富求职信息数量,提高信息发布效果,多种方式实现信息共享,尽快使网络招聘成为毕业生求职就业的另一主渠道。
4.完善各类就业招聘平台建设,促进招聘岗位质量提升
一是办好就业洽谈会和周三专场招聘会。学校定于2016年春季举办2016届毕业生就业洽谈会,同时,从2015年10月14日起,“周三专场招聘会”正式举办,举办周期为每两周举办一次(单周周三)。二是依托社会力量拓展就业渠道。招生就业处将联合省内高校、“58同城”等网络平台联合举办大中型招聘会,借助社会力量帮助毕业生就业。三是各二级学院发挥自身优势,举办中小型招聘会。鼓励各二级学院开展有针对性、分层次、分专业、常规化的中小型招聘活动,以有效减少学生就业的盲目性、提高签约率,各二级学院每学期举办招聘会不少于3场,并做好资料收集上报工作。
5.加强就业指导队伍的培训,提高就业指导水平
(1)邀请就业工作专家为相关人员开展培训就业简历填写,就业协议书签订等方面的培训;
(2)加强就业指导课程理论与实践培训,推进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建设,选派5—10人参加国家就业指导师、创业咨询师培训;
(3)加强对毕业班辅导员就业知识的培训,举办“毕业班辅导员培训会”,努力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素质高、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不断提高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6.构建学校、学院、毕业班辅导员三级就业工作管理与服务机制,将就业工作重心下移
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将建立校、院、毕业班辅导员三级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重点在各二级学院,逐步将就业工作重心转移到学院。作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责任人,各二级学院领导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切实担负起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任,把就业工作好坏作为学院评优、毕业班辅导员考评的一项重要指标。
7.广开就业渠道,拓展就业空间
一是加大经费投入,主动走出去,大力开拓新的就业市场。各二级学院要在招生就业处的协调下,结合本学院专业特点,主动开拓就业市场,收集就业信息,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加强与省内外用人单位的联系,开展有针对性、分重点、分层次、分区域的开拓就业市场工作。二是充分利用校友资源,搭建校友平台。各二级学院要动员校友积极吸纳、推介我院毕业生,并通过校友积极向他们的同行推介我我校毕业生。三是积极鼓励毕业生多渠道、多方式就业。在坚持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同时,要积极拓展就业空间,鼓励毕业生考研、参军入伍,鼓励报考公务员、振兴计划、西部计划、“村官”。学校和各二级学院要积极为这些同学做好各种服务工作,要采取一些相应措施让更多的同学能在更广阔的空间就业。
8.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
招生就业处定期组织相关人员有计划地对全国31个省市区开展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走访工作,每年抽取部分往届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系统了解毕业生就业后的政治思想表现、道德水平、业务素质、创新能力和工作业绩,实事求是地检验我校的教育质量,在2016届毕业生离校前开展管理服务征求意见。同时,各二级学院做好省内毕业生回访工作。
9.大力开展创业教育,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紧抓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的新机遇,切实推进大学生实体创业计划项目,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为平台,深入开展大学生创业培训,积极引入政府大学生创业项目,进一步积极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10.加大毕业生就业工作奖励表彰力度
为了表彰先进、推广经验,学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加大毕业生就业工作奖励表彰力度。
(1)组织评选就业简历设计制作大赛优秀组织奖和优秀指导教师以及201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及个人;
(2)加大就业工作阶段性目标任务的考核,认真做好201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及个人的奖励;
(3)组织评选2016届优秀毕业生和优秀学生干部,并予以表彰奖励。
11.细致做好毕业生毕业教育工作,确保校园安全和稳定
各二级学院要加强对毕业生的求职安全教育,防止学生在求职中上当受骗,防止学生在求职中陷入传销组织的“陷阱”。同时,要坚决杜绝因招聘活动而引发安全事故。要把开展毕业教育、文明离校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精心设计毕业教育的各个环节,营造毕业生文明离校的氛围,倡导毕业生文明离校.各有关单位要按照“简化环节、提高效率、方便快捷”的原则,为毕业生提供“一站式”服务工作。特别是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部分学生对就业求职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极易形成不稳定因素,要有针对性的开展疏导教育工作,防止由于工作的不到位而就业工作的推进。为切实帮助毕业生掌握就业政策,保障自身权益,招生就业处免费向毕业生发放《2016届毕业生就业指导手册》和《毕业生就业推荐书》。
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到社会稳定与和谐,关系到毕业生的前途与未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做好2016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重、时间紧、责任大,各二级学院和有关部门要协调配合,创新举措,扎实工作,确保2016年毕业生就业工作顺利完成。
渭南师范学院
2015年10月21日